|
|
|
染敗血症 患者:感覺「像靈魂出竅」
|
加州面臨敗血症威脅 |
|
(綜合報導)新冠疫情仍未完全褪去,而加州正在面對另一種疾病威脅,《洛杉磯時報》報道稱,近幾年來,越來越多加州人患上嚴重敗血症,在醫院內部感染敗血症的患者數量也呈激增趨勢,令外界不安,有華裔患者講述了自己患上敗血症的過程,稱感覺「像靈魂出竅」。
28歲的華裔患者林先生Christopher Lin說,他在2020年10月疫情高峰期間突感不適,在前往洛杉磯Kaiser醫院就診之前,他在家中忍受著劇痛,體溫已經達到102.9度,來到醫院後,發現醫院外面搭滿病人帳篷,看起來十分「超現實」。
他的高燒引起了醫生對新冠的警覺,但林先生的新冠檢測結果卻呈陰性,有一次在急診室,他的血壓突然下降,「感覺就像我的靈魂離開了我的身體」,隨後,醫院診斷林先生因細菌感染而患上敗血症。
林先生稱,在他去醫院的前幾天,他接受了一次快速緊急護理,幫助排出胸部的膿腫,第二天護士幫他更換了紗布。他不確定是否是在這次護理中感染。
林先生還表示,在康復以後,他一直想要推廣關於敗血症的資訊,特別是在中文社群,因為他的媽媽只會說廣東話,自己無法想象父母若在醫院裡經歷同樣的事情,可能會因溝通不暢而造成誤診,因此他開始與當地官員合作,將敗血症相關材料翻譯成中文。
急診醫學醫師和敗血症聯盟的前任董事會主席Karin Molander表示,敗血症可能是由細菌、真菌感染、病毒甚至寄生蟲引起的,然而挑戰在於,當有人因發燒走進急診室時,醫生往往不好判斷是哪種病症,因為許多病例與細菌感染有關。
醫生還指出,新冠疫情增加了敗血症的風險,因為冠狀病毒感染本身會導致敗血症,而且病毒還會提高更多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人群的住院率。
根據州資料,2021年在加州醫院死亡的敗血症患者中,近40%被同時確診新冠。 一些新冠患者需要住院數週,這期間也增加了他們發生敗血症等併發症的風險。
「住院時間越長,感染風險就越多」,傳染病主治醫師 Maita Kuvhenguhwa表示,「你被固定住了,所以你有患上壓力性潰瘍的風險,不僅是在背部,還有可能在佩戴氧氣裝置的臉上,而且傷口可能會發生感染」。
敗血症一直是醫院面對的長期鬥爭,根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研究,在美國醫院內死亡的人中,有三分之一在住院期間患有敗血症。 目前賓夕法尼亞州和新澤西州等地已經開始推出預防敗血症的新措施,包括使用預測模型,採取電子病歷中的資訊來提醒臨床醫生患者可能患有敗血症、為敗血症患者建立標準化工作流程,以便儘快完成開抗生素等關鍵步驟、以及減輕醫生和護士的各類負擔,讓其更好的照顧到患者。
|
|
[Back]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