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秀中
突破女性在電影業中被侷限的角色
|
(記者老亭諺 專訪)
被稱作世界電影中心的好萊塢,每年聚集數十萬名等待成名的新秀,華裔導演趙秀中秉著豐富的攝影、製作經驗,將台灣電影描繪都會人細膩情感的技巧,融入最新作品中,她突破女性在電影業中被侷限的角色,逐漸在世界舞台嶄露頭角。
在洛杉磯一棟高樓公寓,悄然寂靜中,男主角在風雨交加下回到家,他的太太冷眼相對,淡淡的語氣,冷冷的光線,兩人寞然的氛圍,他們的故事,在導演趙秀中的安排下,默默滋長,劇情延伸到意想不到的結局。 這是來自台灣的華裔導演趙秀中的第四部獨立製片「Fever」拍攝現場,25位工作人員默契十足的拍攝這部影片的最後一個場景,一次次的排練、定位,房間內小至一個蠟燭的擺設、取景、燈光、走位等等,都在趙秀中要求下,做最佳的呈現。 趙秀中表示,這是她的第四部獨立製片,之前製作、拍攝過「花好月圓」、「Young World 」、「Moment」,並在參加各大影展榮獲好評,最新作品「Fever」靈感來自於小時候在台灣讀到的一篇小說故事,因為印象深刻,所以一直想將它拍成電影,如今時機成熟,終於有機會完成夢想。
該片邀請到來自日本的實力派影星伊庭拓矢和清水由美擔任男女主角,故事描述在紐約的一對年輕夫妻,妻子為了奪回她日漸疏遠丈夫的喜愛,企圖在一場意想不到的暴風雨至中,徹底改變他們的生活。 這是在她趙秀中經過十年多攝影和製作經驗後,將實力發揮到極至的作品,趙秀中近幾年在好萊塢參加「終極警探4.0(Die Hard 4)」、「超感神探(The Mentalist)」,「犯罪現場紐約版(CSI:NY)」等電影、電視劇的攝影工作,還曾參與過南西施賴伯(Nancy Schreiber)、羅伯普賴姆斯(Robert Primes)、戴瑞斯康吉(Darius Khonji)等的攝影製作群,並在電影The Believers導演麥里克(Daniel Myrick))、台灣導演蔡明亮和文德斯(Wim Wenders) 的影片攝製中,獲得導演的經驗和技巧。
談到對電影的興趣,趙秀中說,小時候「江山美人」讓她記憶深刻,回憶當時看完後,印象深刻,被情節感動,淒慘結尾令她感傷,趙秀中說,自小就容易被電影感動,對電影和故事有興趣,床頭堆滿各種書籍,課餘時間最喜歡在床上享受閱讀樂趣。 隨家人來到美國後,高中畢業進入了爾灣選讀藝術,當時選修了一門攝影課,再次引發她內心對電影的熱情、悸動和興趣,畢業後在加州藝術學院主修電影碩士,於是從此走向拍電影之路。 在研究所時曾想拍一部自己的電影,但因為歷煉經驗不足,因此奮而休學兩學期,回台灣向導演蔡明亮學習,跟拍他的電影,在蔡明亮身上她學到了描繪都會人細膩的情感。 畢業後,她獲得了到「美國影藝學院(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 and Sciences)」實習機會,在一部長片拍攝團隊中,選擇參加攝影組的工作,一直到現在,她仍是該會攝影組的一員。 十多年來,趙秀中跟拍了許多片子,她說,好萊塢是她學會了電影攝製藝術最好的搖籃,在這期間深深體會攝影是影片的靈魂。 但在好萊塢要加入攝影組非常不易,趙秀中回憶,能成為專職攝影,完全是不服輸的性格,當時跟蔡明亮導演拍戲時,攝影組的人跟她說,女生不能碰攝影機,是一個禁忌,如女生碰觸,電影會不賣,她曾因為不了解坐到攝影箱上,當場被臭罵一頓。 回到美國幫同學拍畢業作品時,竟發現攝影師也全是男性,趙秀中 表示,女性導演和攝影師一般都不受重視,他們認為,女性的溝通方式比較感性,不夠理性,不能具體說明鏡頭在技術上的需要,但以她在台灣學習的經歷,就因為「女生不能做攝影師」,這個不成文的規定,要她放棄,心中實在不服氣,決定要做出一番成績。
因此就算目前在美國,參加拍片的女性攝影師鳳毛麟角,尤其擁有華裔背景的攝影師,加上趙秀中 也只有三、四人,趙秀中 建議,要成為好的攝影師,或是勇闖好萊塢,經驗非常重要,不要怕性別歧視,這是免不了的,但是無論如何,自己本身的才能、技巧與專業學識,一定要足夠。 拍電影不如外界想像輕鬆、有趣,常常一部影片不眠不休的拍攝,非常辛苦,她記得拍第一部長片時,就曾拍了兩個月的夜戲,日夜顛倒,有次甚至五天內拍了七十個小時,其中甘苦,非一般人所能體會的,但趙秀中表示,苦雖苦,但卻樂在其中,興趣讓她撐過無數個辛苦的拍攝過程。 從畢業到現在已過了十三年,一直推動她往前的動力在於喜歡拍攝後的成果,她說,電影的製作與拍攝是一個團隊的同心協力,盡心盡力創造出一個作品,那個過程非常好,那種心血結晶的完成的感覺會上癮,因此她仍不放棄努力。 她說,隨著網路科技流行,任何人、任何時候都可將作品上傳到網路,大家各憑本事,吸引觀眾目光,但真正好的電影仍是需要成熟技巧,完整構思及團隊合作,趙秀中表示,要進入這行不難,但生存不易,年輕人要有心理準備,唯有多充實經驗累積,堅持到底,才有被注意的機會。
|
<Back>
|
|
|